管理入口 内部文档
复旦大学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2021年校庆联合报告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1-06-05


值此初夏时节,为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6周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组织召开了校庆专题报告,围绕生态、大气和环境学科交叉进行了专题研讨。我系张义军、高艳红、张峰、袁嘉灿、付浩阳、李林江等老师和博后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与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与会人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观测研究站位于崇明岛东部长江口附近的东滩湿地公园内部,东滩内同时坐落着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会人员首先乘车穿过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园区小路,参观了观测研究站科研楼以及观测场,并通过生命科学学院鞠瑞亭教授和郭海强老师的介绍,了解了观测站的建立、发展历程、功能作用以及所取得的系列成果。

研讨会上,生科院的郭海强老师对长江口湿地站观测体系、观测站日常运行情况以及研究内容和现状进行了生动而又翔实的介绍,鞠瑞亭教授以《互花米草不同治理措施分析》为题对以当地为示范区的全国范围内互花米草治理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清晰明了的论述。同时,分别来自三院系的高艳红教授、陈建民教授、黄侃教授、张继彪副教授、陈晖研究员、袁嘉灿青年研究员、博士后李林江、陈鸿洋、付浩阳,博士生王新新等也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分享彼此研究进展与科研感悟。各位与会成员针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及对今后交叉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融洽,与会成员皆感获益良多。



研讨会结束后,在生命科学学院鞠瑞亭老师郭海强老师的带领下,与会成员一行实地探访了崇明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观测研究站野外数据中心/东滩生态环境大气超级气象站。通过鞠瑞亭教授及郭海强老师现场介绍,与会成员深入湿地观测一线近距离了解长江口崇明东滩生态环境现状和互花米草等有效治理成果。



通过此次校庆报告研讨会与观测研究站的实地之行,各位与会专家学者以亲身经历方式深切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未来可科学研究中将继续秉承复旦大学科研的优良传统,以严谨高尚的科学研究精神深入研究,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的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国家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更为有力的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