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日前,作为复旦建校115周年暨第54届科研报告会活动的一部分,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大气与海洋科学校庆报告会,以饕鬄的学术盛宴为我校115周年校庆添彩。
5月18日下午的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副校长、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系主任、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院士首先做热情洋溢的发言。他简要回顾了复旦大气与海洋学科四年来的建设历程,勉励广大师生传承复旦大学115年来的优良传统,坚持追求卓越,秉承优良学风。通过凝炼学科方向、强化学科团队、开展学科交叉,建设具有复旦特色的大气和海洋学科,为我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期待与兄弟单位一道,对标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合作。
本次报告会为期两天,采取在线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会议邀请到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建平、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傅云飞、清华大学教授阳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林以及我校教师代表等做了10场精彩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二十几所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










据悉,校庆报告会这一学术传统肇始于1954年,时任老校长陈望道提出:“校庆种种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此后,校庆报告会成为复旦大学的学术盛宴,每年都会有不同学科的学者与复旦师生、以及部分复旦附中高中生分享前沿成果和治学感悟,而大气与海洋分场是第三年举行。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今年平均每场报告的参会人数都达300多人,为历年来最高,对于促进学术交流、丰富学术文化内涵、提升我校大气海洋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